当AI的浪潮不断重塑行业边界,未来的职场需要怎样的人才?高校学子又该如何未雨绸缪,抢占职业新赛道?
近日,华东理工大学师生一行到访工智道,围绕 “AI时代下的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” 展开了一场深度交流。双方从技术趋势聊到人才需求,从学术研究谈到职场实战,共同勾勒出一幅AI时代的人才发展新图景。

拥抱AI,但不被AI定义
活动伊始,工智道CEO周志杰、COO陈浩、产品总监李超等公司代表对华东理工大学师生表示热烈欢迎。在随后的分享中,几位校友不约而同地提到:面对AI,“不能因噎废食,也不能盲目迷信”。与其焦虑是否会被AI取代,不如将其视为一把利器。真正的关键,在于主动拥抱技术变革,搭上AI这趟快车,让工具内化为自身的底层能力,从而在智能时代站稳脚跟。
打破“专业至上”的思维壁垒
“冷门专业何去何从?”“就业压力如何缓解?”——这些学子们普遍关心的问题,在交流中找到了清晰的回应。企业真正需要的,从来不是一纸文凭,而是那个能解决问题的人。多位校友结合自身转型经历指出,快速学习、批判性思维、主动沟通与团队协作等软实力,才是贯穿职业发展的硬通货。打破专业限制,找到个人优势并持续放大,是走向卓越的不二法门。
从学术到职场:三种思维的提前转变
对于仍在校园的同学而言,如何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?校友们共同给出如下建议:

本次华东理工大学师生到访,不仅是一次智慧碰撞,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双向奔赴。我们相信,通过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化,能够为更多学子点亮前行的灯,也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驾驭AI时代、具备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。工智道也期待与更多高校携手,在人才培养、产教融合等领域持续探索,共同构建数智时代的人才新生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