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指引下,珠海水发兴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山大学研发的“高性能宽温域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膜”项目通过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评价,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该成果与国家“双碳”目标及新能源汽车战略形成协同效应,为节能材料领域提供技术支撑。
技术突破:聚焦行业需求提升产品性能
针对传统PDLC调光膜在极端温度下性能变化的问题,项目团队通过材料和结构创新改善了通电光晕现象,优化了侧视雾度控制,提升了断电雾化效果和通电透明度。通过材料改性增效技术及应用场景模拟测试平台开发,改善了开态光晕及横纹问题,在工作温域、开态光学性能、耐候性等方面较常规产品实现显著提升,相关技术已获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,形成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。
政策协同:对接国家战略 拓展应用场景
在《“十四五”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》明确发展高端功能膜材料的政策背景下,该技术成果在建筑节能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。在建筑幕墙系统中,智能调光特性可提升节能效率;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已与多家车企合作实现天幕系统动态遮阳与热管理协同应用,通过透光率调控实现光线与热量的平衡管理,助力节能降耗目标实现。
创新模式: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生态
水发兴业新材料通过“需求牵引-技术攻关-场景验证”的创新模式,与《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中“突破关键基础材料”的部署形成有效衔接。项目已完成实验室到量产线的全链条验证,在珠海建成宽温域调光膜智能化生产线,形成“技术成果-标准制定-产业应用”的协同路径,为新材料领域产学研合作提供实践经验。
未来规划:持续研发投入 服务绿色转型
企业负责人表示,将依托省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,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进国家级光电材料创新中心建设,为全球节能降碳提供技术解决方案。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,以宽温域调光膜为代表的新型节能材料,正成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