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 首页 > 健康 >

硬核技术赋能水环境治理,汉源水务领航绿色发展新程

2025-10-24 11:49 浏览:

 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与环保政策持续加码的时代背景下,水环境治理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。作为深耕水务领域的综合服务商,汉源水务凭借自主核心技术、全链条服务能力与坚定的民生担当,在市政供水、污水处理、工业纯水制备等多个领域持续突破,为城乡水环境改善与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逐渐成为行业内极具竞争力的标杆企业。
核心技术筑壁垒,引领行业减污降碳新方向
   技术创新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。汉源水务深耕水污染治理行业多年,自主研发形成“速分生物处理技术”与“孢子转移技术”两大核心优势,其中速分生物处理技术脱氮效果大幅高于行业标准,孢子转移技术除磷效果优于同行业相似技术,构建起独特的技术护城河。依托这些核心技术,公司污水处理项目的各类污染物排放值均优于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一级A标准,2023年累计减排COD 694.86吨、氨氮97吨,为区域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。
在节能降碳领域,汉源水务精准契合国家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要求,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生产运营全过程。其工业纯水设备采用节能型反渗透膜,使水资源回收率从50%提升至75%,每吨水耗电量下降25%;同时引入AI算法优化运行参数,根据原水水质自动调节压力、流量,避免能源浪费,某纯净水厂改造后年电费支出减少30万元,充分彰显了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。



民生工程显担当,绘就城乡宜居新画卷
   作为兼具社会责任与国企担当的水务企业,汉源水务始终将保障民生用水、助力城乡发展作为重要使命。2023年,公司完成制水1729.2万吨,所有出厂水均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,全年维修爆管940余处,受理并办结各类业务13264件,圆满完成中高考、重大会议等20余次重点供水保障任务。面对枯水期的严峻供水形势,公司投入908人次、15.32万元,开展理水370次、抽水56天,全力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。
   在重大项目建设中,汉源水务的“水务铁军”精神得到充分彰显。在汉源县跃进堰中型灌区恢复重建项目中,公司克服交通不便、材料二次转运等难题,提前5个月完成主堰、支渠及蓄水池建设,解决了沿线16村3.0万人的生产用水和2.5万亩经果林的灌溉需求,为乡村产业增收筑牢基础。在梨花节基础设施完善项目中,公司垫资54.8万元,仅用36天就完成主场设施升级,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,赢得了政府与群众的广泛赞誉。
智能升级拓边界,构建全场景服务新生态
   顺应智慧水务发展趋势,汉源水务积极推动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为客户提供全周期、定制化的水处理解决方案。公司纯水设备搭载先进的PLC智能控制系统,可实时监测进水水质、流量及出水纯度,通过在线水质监测仪实现电阻率、TOC等指标的精准把控,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自动预警并调整参数,某矿化水企业引入后产品抽检合格率从92%提升至100%。这种透明化的水质管理模式,让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看每批次水的净化数据,树立了行业安全标杆。
   从工业生产到民生保障,汉源水务的服务场景持续拓展。在工业领域,为电子制造、食品加工、医药生产等行业提供高纯度纯水设备,脱盐率可达98%以上,满足不同行业的严苛水质要求;在乡村振兴领域,为帮扶社区解决供水爆管漏点12处,修复供水管网50余米,保障110户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。同时建立起高效的售后响应机制,凭借“售前勘测+售中调试+售后维护”的全链条服务体系,为全国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。
   面向未来,汉源水务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,以民生需求为导向,深度融入国家水网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,在水环境综合治理、智慧水务升级、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持续发力,为建设“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宜居环境贡献更多水务力量,书写新时代水环境治理的新篇章。